盛夏七月,沪疆情深。每年暑假,数千名新疆学子从全国各地返回家乡,而今年暑假,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的11名本地学生却反向奔赴新疆,开启了一场特殊的“走亲戚”研学之旅。
这趟以“携手赴青春之约 同心担强国使命”为主题的“走亲戚”研学之旅,正是嘉定一中深化民族交流的创新实践——从寒假“沪家接疆生”到暑假“疆家迎沪生”,两地学子用双向奔赴诠释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”的深情。
跨越3000公里,也有“家”的温暖
7月3日,刚抵达吐鲁番机场,研学团便受到了新疆家长们的热情迎接,色彩绚丽的艾德莱斯丝巾、芬芳的鲜花、精心准备的特色伴手礼……这些满载心意的礼物让上海学生们感受到了一种家人般的温暖。
接下来的行程中,研学团深入新疆,去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学习防风固沙知识,一起种下草方格;去坎儿井民俗园检测坎儿井水质;在葡萄沟学种葡萄、打馕;去新疆同学家里串门;到白哈巴39°边防线巡边……
“新疆真的是很美丽的地方,之前只听过结对的好朋友介绍家乡的美好,在这次经历后发现所言不虚。之后我还要再去一次新疆!”高一(11)班的唐昊感叹道。
高一(5)班的周昱龙喜欢画画,在晃晃悠悠的大巴上,他笔下出现一幅又一幅风景速写:“新疆的风景是上海所看不到的,我想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,留作宝贵的记忆。”
除了美景,新疆行也让学生们更亲近了。高一(7)班的孙晋宇和同班的新疆学生艾力是好朋友,收到邀请后,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走亲戚研学。新疆的大美风光和不一样的民俗文化,不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还让他交到了其他新疆朋友,“我们相约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共同成长。”
教育创新铺就“走亲”路
此次新疆研学行其实早已埋下伏笔。2024年12月30日,学校便举行“结对认亲”仪式,突破“一对一”模式,促成“多对多”家庭联结。2025年寒假,上海本地家庭接新疆学生回家“走亲戚 同过年”,学生在日记中写下“上海妈妈说,福字倒贴,幸福就到”的温暖感悟。
嘉定一中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办公室主任李桂华向记者介绍,作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,嘉定一中自2005年承办新疆高中班以来,始终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为主线,秉持“爱在树魂立根,严在大是大非,细在防微杜渐,实在启智润心”的育人理念,累计培养十七届近1350名新疆毕业生。
根据学生们的实际适应情况,新疆班的培养方式也在不断优化。2024年8月,嘉定一中在上海新疆高中班率先推行“混班教学、混合住宿、共同用餐”的“两混一共”互嵌式教育模式,将82名新疆高一新生按民族均衡、特长互补等原则编入8个本地班,从军训起便实现“同训、同学、同吃、同生活”。
从课堂内的“混班共学”到课堂外的“走亲研学”,嘉定一中始终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推动各族学生“共居、共学、共事、共乐”,也带动学生们一同成长。
新疆学生阿卜杜萨拉木便是其中之一:加入嵌入式控制选修课后,他从队员起步,与队友荣获长三角人工智能挑战赛三等奖;成长为队长后,更带领团队在上海机器人大赛、长三角人工智能挑战赛中连获大奖,展现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。
李桂华表示,这次研学是学校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,更是学校尝试的开始:“我们希望通过研学等形式,不仅仅加强同学之间的深入的交往、从而增进情感,更是增进两地的交往、交流、交融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”
撰稿:黄湘钰、岑国艳(实习生)
摄像:蔡陈皓
编辑:袁悦
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
联富配资-联富配资官网-配资哪家好-券商按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